這天 來到嘉義
下午準備上阿里山過夜好可以隔天賞櫻花
中午沒甚麼特別的計畫
因此打算到心中一直想來的 [玉山旅社]一探究竟
玉山旅社 前的北門驛站
不過 因故目前100年3月12日~4月15日阿里山鐵路嘉義到竹崎站是停駛狀態
所以這天北門驛站剛好沒營業
時刻表
有請保全的說
北門驛站為阿里山鐵路的起點
下次上阿里山如果改搭小火車上山 應該會別有一番風味
嘉義在地詩人 李承翰的作品
民國87年4月30日 北門驛站被列為嘉義市的三級古蹟
但同年的5月16日便不幸遭逢祝融之災 燒毀40%
經嘉義林管處撥款150萬原整修復建完成
玉山旅社
會知道玉山旅社
起緣於2010年5月在淡水[有河BOOK]書店的一場分享會
主講人是作者[貓。果然如是] 的[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新書分享會
那天第一次聽到了嘉義的[洪雅書房]與[玉山旅社]
而洪雅書房的老板余國信 則是玉山旅社重新出發的重要推手
在我的印象中[洪雅書房]與[玉山旅社]這兩個地方 總是和[余國信]緊緊的連在一起
太早來了 下午兩點營業 我十二點半就到了
門口外頭的黑板上寫著近期活動的演出公告
有音樂同好的交流會~地方影片分享或是講座之類的活動
雖然還沒到沒開門營業的時間
不過在門口探頭探腦的我 還是被邀請進入旅社內參觀參觀
直些上了二樓參觀
裏頭布置了許多活動的照片~
通舖後方的空間是個室內分享空間
投影機 影音設備好像都滿齊全的
上方刻意保留最原始土牆
the wall 不但見證了旅社過去的風光歲月 也經歷了旅社慘淡經營的時刻
二樓的分享空間 是在地文化拓展的小小電台
復古風的窗簾
綠色的條仔 都是改建時新金屬剛樑喔
筋骨強健 玉山旅社才有辦法吃百二
非常寶貴的留言簿 記載著許多旅人來到玉山旅社時的心情隨筆
二樓的雅房 簡單 安靜 二樓後方也有衛浴 只是要走出房門就是了
這是....明信片吧 (我猜的)
關於玉山旅社的許多平面報導
還是需要大家多多支持協助囉
想起鹽水的老家 差不多的時空背景 差不多的建築樣貌
67年次余國信 在2007年從書房講座走到農田耕作 當起農夫
也在水上鄉的田地中 他實踐了連有機肥料都不使用的自然農耕法 種出幸福稻米
一樓的單人套房 一晚300nt 佛心價 出房門還可以叫杯咖啡喝 多棒阿!
這...要洗澡的話....5歲以下限定 成人的話...需要的是勇氣
環保彈珠台? 瓦楞紙做的 挺有創意
一樓的房間還有獨立一個側門喔 還有單車提供
騎單車繞繞嘉義再適合不過了
擔心半夜怕遭受蚊子戰鬥機攻擊嗎? 沒關係...有羅曼蒂克情調的蚊帳供應~
套房專用的側門 供房客在旅社大門關閉時進出
從側門向外看去
另外一間套房 和室風格 圖片右測有獨立的側門
側門囉~
獨立的衛浴
斑駁的老牆 是旅社原始的一面
另一串照片
猛一看 有防空洞的FU~
這有門簾的電視機 充滿我兒時的回憶阿
(馬的~好像又透露年紀了)
這不是好看的裝飾品 是真的會唱黑膠唱片的喔(不過聽說最進壞了...不唱了)
想留言嗎??
在一樓 一邊欣賞擺設 一邊和年輕人們聊著咖啡
跟同樣懂咖啡的人 聊起咖啡來還真的不一樣(不過我也是最近開始學的..還菜)
店裡有販售一些在地商品
晚點要趕去阿里山 就在營業開門前 我要先離開了~
離開玉山旅社後 開車時心裡有個感觸
我覺得台灣.....一個台北就夠了
更何況 現在還有台中和高雄~甚至是桃園
都是呈現大都會的規模在發展 不停的在開發 其實其他縣市也是~
難道 台南嘉義雲林彰化....這些以傳統經濟產業為主的縣市
也應該隨波逐流的開發 蓋高樓 建大廈嗎?
我不這麼認為~
這些鄉鎮 擁有既有的歷史古蹟 文化傳統 若是重新包裝 以及用心經營和規劃
重點是走出地方上 屬於自己的格調和特色 發展且傳承下去
就如同最近 若是談起老房子重生 總是讓人想到應該是在台南
老東西 不是舊 是需要有人保養 需要有人欣賞
嘉義的美 南臺灣的純樸 玉山旅社努力保存 慢慢發揚
嘉義人應該多加支持在地文化的保留
背包客們 有空來坐坐 喝杯咖啡 聽聽音樂 聊聊故事
給這些年輕人機會 給他們鼓勵 長久下來 應該對嘉義是好的發展
至於高樓大廈....就留給台北...等幾個大都市去蓋吧~
END~